《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12 20:23:10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将心比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

文中虽然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写起,但反映的却是人们的道德思想问题,意在呼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在教学伊始,马上就有同学问我“老师,什么是将心比心?”(我一听,暗喜:学生懂得发问了,这是个好机会!)于是我让学生带着“什么叫将心比心?”这个问题,认真读课文,让学生推心置腹的想一想:如果这事儿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又该如何做呢?

在学习第一个故事时,当学生讲到“阿姨为老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等老奶奶过去后才松开手”,我抓住时机问学生:“阿姨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一个学生这样回答:“阿姨的妈妈和这位老奶奶的年龄差不多,她只希望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人为她开门。”“这位阿姨的一举一动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到:阿姨这么做说明了阿姨她心地善良、关心他人,这是尊老爱老的表现!同时阿姨这样的目的既能唤起人们多一份关心和一份关爱,又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遇事能将心比心,推心置腹地想,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在学习第二个故事时,我让学生细读触发点——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找得很准,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扩散深入开来:数数妈妈说的话,几个字,简简单单。请你深入到这个故事中,再去读一读、品一品,你还会觉得简单吗?“再来一次”对这位刚参加实习的护士来说这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吗?普普通通的一位母亲,她为什么能有如此不简单的举动,说出如此不简单的话呢?请联系下文再去体会。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透过母亲“平静的眼神”和“轻轻的话语”,可见母亲把那位护士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励她,支持她,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励。在这样有层次的`导学中,学生深层次地感受、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产生“一处传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同样一个道理:在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学生在具体的感悟中,能够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比较透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本课后,反思自己,作为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将心比心”不也显得同样重要吗?曾经我们也做过学生,也知道当学生的辛苦,过去我们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时候,也曾对着作业喊累,也有偷懒的时候,当然还少不了犯错……现在我们的角色不同了,是老师了,慢慢的这些经历也就淡忘了,站在讲台上的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教好我们的孩子们,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告诉他们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但学生总是喜欢逃离我们的视线,爱和我们玩躲迷藏。让我们也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多点体谅学生,“将心比心”替他们想想,这个时候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某些错误是正常,可以理解。当我们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那我们老师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来不也就会快乐多了吗。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2

我们都知道,“将心比心”是一个成语,其意思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以诚待人”为专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的同时,思考课文中讲述的动人的故事,并从中受到启示。如在做人处事方面要做到诚实守信;懂得什么是尊严,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教学《将心比心》时,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两处最感人的人物的语言描写,画上波浪线,并在旁边批注。(指名交流)

生:“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我们在生活中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自己就要先去关心、帮助别人,要有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生:“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我们在生活中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这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师:这两处语言描写真让人感动,表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境界。如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爷爷让座,一位年轻的阿姨扶着一位晕车的老奶奶下车,一位大哥哥帮小同学背书包,请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生:当老爷爷谢谢我时,我会亲热地说:“不用谢,我的爷爷和您年龄差不多,我希望他乘车站着时,也有少先队员主动为他让座。”

生:当老奶奶谢谢我时,我会亲切地说:“不用客气,我的妈妈和您年龄差不多,她也经常晕车,我希望她晕车时,也有人扶着她。”

生:当小同学谢谢我时,我会微笑着说:“这点小事,不值得谢,我的妹妹比你小点儿,我希望她上学时,也有人帮她背书包。”

思考

学生模仿人物的语言描写,不仅学会了表达方法,还受到了“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学习语言,重在直接吸收和积累语言。如果积累的语言在脑海中长期不使用,那么这些语言也就成了静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因而,要不断地将积累的语言成为动态,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活力。我们学习生字新词时,可以采用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又化静态的积累为动态的运用,一举多得。同时,我们也可以仿照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让学生进行模仿。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进行了人物语言的仿写,这看起来不难,但有的学生对语言中“人称”的指代不明白,叙述不够清楚。于是,教学中提供了一些情景,让学生上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爷爷、老奶奶、阿姨、小同学等,并展开合理的想象,真实的对话让学生学会了语言描写。

语文教学要以课文里的语言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展到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这样使课文的教学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同时,又使学生掌握了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3

《将心比心》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两个小故事写起 ……此处隐藏7484个字……呼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所以,我在课前先出示日积月累中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初步感受尊老爱幼的思想。

接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概括文中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意在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和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孩子们这个环节完成的不错。

然后,读中感悟思想,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先让孩子找出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通过创设情境,分析人物性格,反复朗读并谈感受体会,从而引导孩子揭示本文主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并顺势教育孩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让孩子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最后拓展延伸环节,让孩子联系实际,说出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并出示情境,让孩子谈做法,从而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作业布置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推荐相关文章,让孩子课外阅读《生命的药方》并复述故事,意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写出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意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指导朗读方面不是很到位。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丰富,激励性不强。以后我会注意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努力打造优质课堂。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2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人与人要宽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关心他人。

本文是思想性很强的课文,又是略读课文,我们很容易停留在了解思想内容地层面,上成思品课,忽视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在具体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感知大意、了解语言表层意思后,就单刀直入,让学生披文入情,重点交流第二件事: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温暖和感动的,对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要求边默读边做记号,写写批注。根据学生的自学进行交流,临到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感情。例如:在“帮助推门”事件中,我抓住“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这句话。从“沉重”、“一直”、“才”三个字眼着手,让学生想象:如果不是一直推着门会发生什么事情?奶奶受帮助后,会怎么说?在想象训练中,使学生体会到阿姨想他人所想,善待他人,关心他人的人格魅力。

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学习语言、揣摩与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训练,方能使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从而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关爱,又学习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言语技能和技巧,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3

第8课《将心比心》这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我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

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

在教学中我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如在学习第二个故事时,我让学生细读触发点——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找得很准,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扩散深入开来:数数妈妈说的话,几个字,简简单单。请你深入到这个故事中,再去读一读、品一品,你还会觉得简单吗“再来一次”对这位刚参加实习的护士来说这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吗普普通通的一位母亲,她为什么能有如此不简单的举动,说出如此不简单的.话呢请联系下文再去体会。学生经过读书体会到:透过母亲“平静的眼神”和“轻轻的话语”,可见母亲把那位护士当作了自我的孩子,在鼓励她,支持她,同时也期望自我的女儿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励。

在这样有层次的导学中,学生深层次地感受、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本事,产生“一处传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4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记叙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进行课文学习,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上课,我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们跟读课文,目的是为了纠正生字的字音,模仿如何能讲课文读的有声有色也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了解课文内容。跟读一遍课文后,学生再分段朗读再继续了解课文。

读完课文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在这反复的阅读中渐渐的熟悉了课文内容,对问题自然应对自如。在交流问题时大家的'表现很是让我吃惊,平时课上几乎不举手的同学这节课举了好几次手,叫起他来回答的还很好,我想他读懂文章了,有自信了,有勇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了,很替他高兴。

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发言都很积极,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给大家讲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将心比心的意义。大家在对待老人和孩子方面也都提了不少建议,他们的建议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很真诚,很温暖。看到大家这样的表现我很高兴,自己想要的不就是这样的课堂吗?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5

课文《将心比心》中有两个情节特别感人。其一,一位阿姨为一个老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老人感谢她时,她却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人为她开门。”其二,作者的母亲打点滴时,遇实习护士,两针都未扎入血管,母亲仍平静和蔼地鼓励实习护士“没关系,再来一次。”这份宽容和鼓励缘自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她希望读医科大学的女儿将来也能遭此礼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同样一个道理:在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学生在具体的感悟中,能够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比较透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透过母亲“平静的眼神”和“轻轻的话语”,可见母亲把那位护士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励她,支持她,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励。在这样有层次的导学中,学生深层次地感受、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产生“一处传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第三,课后,我反思自己,同时我也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再次思考,觉得略读课要上的精彩需要注意这几点:

1、略读课教学应关注阅读提示,让提示成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

2、略读课文的自读自悟的“度”要把握好,教师应在关键之处做有效引导。

3、简简单单上略读课,能让学生感知课文大意、收集文本中关键信息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字字句句去品析没有必要!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